大學生的怨氣
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夜,我正坐在酒店会议室里翻阅会议资料,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宿监急促的声音传来:"张教授,您得赶紧来一趟,小明他......"
我抓起西装外套就往外跑。走廊的灯光在眼前晃动,我的心跳得厉害。小明,那个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,此刻正站在生死边缘。
推开秘书室的门,我看见小明蜷缩在角落的椅子上。他的眼睛布满血丝,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鼓鼓的公文包。房间里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绝望。
"张教授,"他的声音沙哑,"你知道我包里装着什么吗?"不等我回答,他猛地拉开拉链,寒光一闪——那是一把锋利的弹簧刀。
我感觉后背一阵发凉,但还是慢慢走近他:"小明,把刀放下,我们好好谈谈。"
"谈什么?"他歇斯底里地笑起来,"谈我怎么努力也考不过别人?谈我怎么永远都是最后一名?"他的声音突然哽咽,"我真的很努力了,每天只睡四个小时,可是......"
我注意到他的手在发抖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这不是愤怒,而是深深的自我否定。我轻轻拉过一把椅子,在他对面坐下。
"还记得你大一时做的那个桥梁模型吗?"我轻声说,"虽然最后成绩不是最高的,但你的设计理念非常独特。你用了最少的材料,却达到了最大的承重。当时我就想,这个孩子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。"
小明愣住了,刀尖微微下垂。
"还有那次工地实习,"我继续说,"你发现施工图纸上的一个错误,及时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事故。记得工地负责人怎么说吗?他说你是个天生的工程师。"
泪水从小明的眼眶中涌出:"可是......可是我连毕业都......"
"失败不可怕,"我打断他,"可怕的是被失败定义。你知道吗?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失败了一千多次,但他说那不是失败,而是发现了一千多种不能发明电灯泡的方法。"
我慢慢伸出手:"把刀给我,好吗?让我帮你一起想办法。"
小明的手剧烈颤抖,终于,弹簧刀"咣当"一声掉在地上。我长舒一口气,赶紧把刀踢到远处。
"张教授,"他抬起头,泪眼婆娑,"我真的还能毕业吗?"
"当然能,"我坚定地说,"我们可以申请补考,我会帮你制定复习计划。记住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"
那天晚上,我们聊了很久。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压力,他的自卑,他对未来的恐惧。我告诉他,真正的工程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,更需要面对困难的勇气。
后来,小明果然通过了补考,虽然比同学晚了一年毕业。但正是这一年的磨砺,让他比其他人更懂得坚持的可贵。
几年后的一个下午,西装革履的小明出现在我的办公室。他已经是一家知名工程公司的部门主管。
"张教授,"他笑着说,"当年您为什么不怕我用刀威胁您?"
我放下手中的咖啡杯,看着这个曾经迷茫的年轻人:"因为我相信,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等待发光的星星。作为老师,我的职责不是评判星星的亮度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"
窗外,夕阳的余晖洒进来,为小明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。我知道,这颗曾经黯淡的星星,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轨道,在工程的世界里熠熠生辉。
(Based on true story. Assisted and edited by DeepSeek)
|